成立六年,小红书总算迎来了首次赢利。
据港媒《金融晨报》报道,小红书2023年实现全年产值37亿欧元,较2022年的20亿港元下降85%;净收益5亿港元、大幅赶超年初预期的5000万港元,较2022年的巨亏2亿港元实现减亏为盈。
对小红书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创立的六年时间里,小红书在商业化上曾进行过多次尝试,但都收效甚佳。每每小红书在商业化上迈出关键一步时,其天生的社区属性都会与商业化在个别方面形成“水土不服”,最后造成其不得不为了维护用户粘性、社区定位等作出妥协。
并且自2023年开始,小红书在商业化这条公路上,相比于之前的“保守”明显“激进”了许多。可以说,今年产值上的突破,也与这一激进策略不无关系。不过,从市场反应来看,小红书是否阶段性赢利,商业模式是否有效持续、能否禁得起大鳄的虎视眈眈等市场指责的声音依然不断。
下降速率最快、种草能力最强
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6月,当时它只是一组教国人在境外旅游热地如何便捷快捷且实惠购物的PDF文档,slogan就叫“把旅行装进你的购物袋”。可以说,彼时的小红书只是一份入门级的海淘功略。但就是这样一份入门级的海淘功略,一经问世就是遭到了许多一线城市男性的欢迎,面市不到一个月,下载量就超过了50万次。
PDF火了以后,小红书创始人毛文超和翟芳发觉,这种功略使用者们,除了有强烈的求知欲,还有强烈的分享欲,而这一诉求是PDF文档所未能满足和承载的。于是,在2013年12月末,小红书团队上线了自己的App,把小红书从一个工具书弄成了一个UGC社区。
2017年,小红书用户达到了7000万快手怎么买热度最划算,2018年达到9000万,2019年突破了3亿。而到了2022年的时侯,小红书已不在提用户量了,由于仅在月活上,其用户就已超出了2亿,但是社区里真正在分享笔记的创作者也超过了5000万。
在2023年,据报导小红书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3.12亿,环比下降20%。这一数据似乎比不上抖音和快手,但从增长上来看,小红书可以说是国外下降最快的社交媒体平台。
不仅增长,在拔草能力上小红书仍然是国外第一的拔草平台。几年前,国外留传一个深受新消费领域认可的公式:5000篇小红书拔草+2000篇知乎问答+李佳琦带货=一个国货新品牌。
依据《2024小红书搜索推广蓝皮书》,小红书尊称自己为“用户首选的生活决策搜索平台”,截止2023年末,有70%月活用户存在搜索行为,所有搜索行为中88%为主动搜索。虽然搜索后用户并不一定会在小红书上购物,但这也足以说明小红书的拔草能力。
另外,在2023年底见实科技针对企业2023年中降低了什么平台投入的督查中,陌陌生态仍是排行第一位,占比超过32%;抖音紧跟其后,占比超过25%;第三位是小红书,占比超21%。这意味着,小红书对店家的重要性,以及小红书也正在追赶抖音。
其实,小红书在追赶抖音的同时,抖音也将关注点置于了小红书上。此前,就有抖音内部人士向媒体爆料称:“现在,抖音早已不把快手作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小红书才是我们最关心的竞争对手。”理由是过去一年小红书的下降数据在国外互联网公司里最为亮眼,同时小红书的商业化脚步较前几年也更为凶狠。这说明,高增长、强拔草能力之下,小红书未来与其他平台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首次实现赢利,买手电商推动几何
据报导,2023年小红书营收率达13.5%,直接超过阿里巴巴、京东、快手等互联网大厂,关键在于广告和电商业务。《零售圈》了解到快手怎么买热度最划算,自今年开始,小红书为广告业务分配了更多流量,并将搜索图式对外开放,准许广告主引导小红书用户唤醒其他应用。
大多数内容平台在开放广告业务后,短时间内都容易得到广告的主青睐。但据小红书的一名高管透漏,目前小红书仍是“流量蓝海”,投放成本相比百度、字节跳动等平台愈发实惠。据《2021年小红书品牌督查报告》,广告在小红书的产值中占比高达80%,可以说该蓝筹股是小红书产值的重要组成部份。
不过,买手电商的出现,则让小红书触摸到了实现流量闭环的心跳。
“买手”这种说法最起床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她们往返于世界各地,实时关注最新的流行信息,追求完美潮流,组织商品步入市场,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前些年,在跨境电商风潮中,人们也一般称跨国代购为买手。
尽管,小红书所提的“买手”与跨国代购的关系并不大,但其内核是相通的,即她们必须关注最新的信息,有自己的追求,并能找到符合自己独到审美的商品,同时有信任自己的目标用户群,能靠着自己的讲解、展示,完成拔草、交易的各个环节。
回顾小红书的电商之路,2014年其创立了“福利社”,2022年初组建了“小绿洲”。同时,在2022年小红书还将先前为一级部门的电商部被并入至社区部之下,统一由社区负责人柯南管理,虽动作不断,但疗效通常。
2023年,小红书加速电商蓝筹股:3月,将原属于社区部旗下的直播业务组,提高为独立的一级部门;8月,整合电商业务与直播业务,成立全新的交易部,成为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的一级部门;9月,取缔旗下自营店面“福利社”和自营电商平台“小绿洲”,同时也喊出了“买手时代到来”的标语。
今年8月的小红书买手会议上,小红书COO柯南曾表示:“一直以来,小红书评论区里最常见的回复就是‘求链接’和‘求订购’。在小红书,每晚有将近300万条求链接、求订购的相关内容在评论区发布。每晚的日活用户里,有求购意图的用户数有近4000千人。而每一个求链接、求订购背后,都是一个个等待被满足的购物需求、一个个等待被服务的用户。而我们明天的电商,也只满足了用户需求的冰山一角。”
现今来看,以“买手电商”为主推后,小红书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以小红书背部主播董洁为例,1月其首次播出,6小时带货3000万,到了6月便实现单场GMV破7300万,大大超出小红书的预期。5月,章小蕙开启首场直播,时长近6小时热度超6亿,直播超100万人次观看,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
据悉,有数据显示,2023年3月到5月,进驻小红书的店家数目是2022年同期的两倍,直播月交易额相比年初翻了三倍,直播在5月成为平台销售额的主要来源。
而双十二期间,买手直播GMV则达2022年同期的3.5倍,期间诞生了多个GMV单场累计破亿的腹部直播间。同期,小红书电商订双数达到2022年同期的3.8倍,参与店家数也达到4.1倍。
另据小红书方面披露的数据,2022年以来,平台上的买手和主理人规模下降27倍,动销店家数下降10倍,订购用户数下降12倍。可见,首次实现赢利的背后,小红书所主推的买手电商业务,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引进多名管理层,未来往哪走?
尽管成立已有六年之久,但关于上市,小红书官方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公开数据,小红书早已完成了6轮融资,其中,最新一轮融资是在2021年11月,融资金额5亿港元,投后市值达200亿欧元。但在今年4月胡润公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GlobalUnicornIndex2023)中,公司的市值早已增长到1000亿人民币。
步入2024年,行业步入持续的存量竞争阶段,无论广告、电商还是本地生活,都是当下互联网竞争最为激烈的赛场。对小红书而言,未来的挑战依然非常巨大。
《零售圈》注意到,明年年初以来,小红书还引进了多名管理层:4月1日,移卡科技原董秘兼企业发展与投资者关系部总总监赵维晨加入小红书,兼任互联网行业商业化负责人,虚线向小红书CMO、广告销售业务部负责人之恒汇报;节日前后,原快手电商产品负责人叶恒已辞职并加入小红书。有消息称,叶恒将兼任小红书电商C端产品一号位,向星矢(毛文超)汇报。
1月25日,原嘀嘀供需策略负责人吴颖炳(Benny)早已入职小红书,负责部份电商业务,汇报对象为小红书COO柯南;原嘀嘀顺风车业务负责人张瑞,也早已加入小红书商业化团队,汇报对象为小红书CMO之恒。
从那些人的工作履历来看,她们都出身大厂,这对小红书来说可填补其在“基建”方面的弱项。据此前,多名从抖快加入小红书的职工吐槽,小红书是一家“基建”特别差的公司。在汇报工作时,上级不看数据,只看觉得,致使她们的工作不晓得怎么举办,有很强的挫败感。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是小红书在为本地生活储备人才。本地生活是继广告、电商外,各大平台在互相角逐的重要业务。
按照2023抖音生活服务年度数据:总交易额下降256%,直播交易额下降5.7倍。24年抖音GMV目标是3万亿市场,而按照海通国际报告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GTV(收汇后的交易总值)接近2000万元。
今年,小红书也布局了本地生活业务,但经过一年的发展并没有如预期那样顺利。究其缘由,其核心还是在于步入时间慢,产品的基建较缺乏;店家内容生产能力低,投入产出效率低造成信心不足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
正如一位关注小红书发展的市场人士所说:“公司新业务出击的时侯肯定要铺基建,这个过程随着人力、资源持续投入,不一定刚开始就有正确的方向,一是考验管理层容忍度,究竟能否给下边业务多少探求自由;二是时间周期,市场窗口究竟留给业务多少时间谁也说不准,可能你做了正确的事,但市场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