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给为何能赶超韩美娟、蔡徐坤火爆全网?

近来,你一定听过一句话,叫“奥利给”。它来自这条视频

在B站,这条名为“正能量语录奥利给”的视频,18秒的时长,1800w+的播放量,弹幕有7.9w条。这个数据在B站算得上是顶流了。

不光是B站,抖音也沦陷了......

奥利给为何能赶超韩美娟、蔡徐坤火爆全网?

抖音“奥利给”话题

抖音网友们纷纷随大流搞笑“奥利给”。

“奥利给”到底有多火?瞧瞧下边这两张图你就晓得了:

百度指数对比:红色为韩美娟,红色为奥利给

百度指数对比:红色为蔡徐坤,红色为奥利给

当下,“奥利给”热度超越韩美娟颠峰时期,活脱脱把B站顶流蔡徐坤按在地上磨擦。

“奥利给”到底是从哪来的?这样的“土味视频”究竟为何火热全网?

去除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焦虑,明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奥利给”!

奥利给究竟是个啥?

奥力给最开始是快手网红“双叶湖雷哥”(目前更名为“奥力给《火速一给515》”)的口头禅。

雷哥是一位建筑工人,视频里每次复工前,还会说句“奥力给”给自己打气。

“奥力给”创始人雷哥

“非常奥力给老铁奥!”

至于这词的意思,有人说是把“给力奥”倒过来念“奥力给”,指特别给力。雷哥自己给出的解释就是,给自己打气、好好干。

这句琅琅上口、正能量满满的“奥力给”也在快手老铁中广为留传。

不过,雷哥这句奥力给还没真正出圈。现在被全网疯传的“奥利给”,是来自那位“巨魔战将”。

奥利给成金鱼

“巨魔战将”外号的来历很简单,由于他长得太像DOTA里的巨魔战将了。

“巨魔战将”版奥利给

那位大妈似乎是一个拍摄冬泳视频的快手主播(近来其实痴迷吃播)快手刷双击有什么影响,拥有80w粉丝。

快手@朝阳冬泳怪鸽

一本正经的播音腔、小学生都不信的正能量鱼汤加上那句余味绵长的“奥利给”,让这个外貌有特征的阿姨火了。

而火的诱因不仅仅是些,更多的是他所代表的精神。

“人要成圣,必先疯癫。当你不顾一切的努力被人觉得是精神病的时侯,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冬泳怪鸽想把健康、快乐、平和、淡定、宽容的态度分享给你们。而这,恰恰是当下身陷恐惧的人们所缺乏的。

快手走出的“奥利给”们

总是被看作土味视频集中营的快手,仍然处在嘲笑链的底端,被B站等其他视频平台嫌弃,就连同为短视频平台的抖音也对快手“老铁们”并不友好。

但“奥利给”的爆红,又是一次对土味内容跨平台传播的证明。

它让我们看见,才能刷屏B站鬼畜社区的,不再仅仅是打网球的蔡徐坤和星光闪闪的小碗宽面吴亦凡,像“奥利给”这样的魔性视频也很对用户食欲,快手老铁一样可以火上去。

跨平台走红的“老铁们”

“百因必有果,你的恶报就是我。”

抖音@韩美娟

韩美娟总是戴着颜色诡异的假发,画着浓厚的欧美妆,用魔性的嗓音让你“记得双击么么哒”。

在抖音上迅速吸粉1300w+的他,虽然也是从快手下来的。

网友支持韩美娟

当全网大呼“中了韩美娟的毒”时,我们可以看见,网友们对快手的土味文化似乎并没有这么抗拒,甚至早已出现了小型“真香”现场。

韩美娟在视频中说道:有人说我是小丑,说我化淡妆是为了哗众取宠,我想说不是,我只是想把快乐带给你们。

“我太难了……”

你一定曾被这个配音给洗脑过。一段时间,似乎全月球的人都在说“我太难了”。

让你们都“太难了”的梗来自快手网红giao哥。

微博@我女同事是个神经病

giao哥因其魔性的说唱、每段视频结尾还会出现的招牌台词“一给我哩giaogiao”,而在网路上一炮而红,甚至还被约请去出席《中国新饶舌》。

“别人笑我太疯癫,笑完疯癫笑我闲”。

石家庄郑州有个“爱迪生”,凭着自己出众的技艺,他的帐号“v手工~耿”在快手平台上积累了369w粉丝,在抖音上也有250w粉丝。

一年前,他将一些看上去没有实用价值的发明拍成视频,再配上一段一本正经的解说词,被网友笑称“除了正事,其他哪些都做”。

例如这个“脑瓜崩辅助器”。好多同学在麻将时喜欢弹脑袋崩,但有很多人由于右手缺少力气而吃亏,所以手工耿为她们量身定制了这个,被网友称为“友谊逝世器”。

耿帅的快手粉丝突破两百万人的时侯,他调侃:“以前身边人笑话我总做没用的东西,那会儿我是‘疯子’,如今好了,有百万人指责我,我是网红了。”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奥利给”从快手走下来,我们才能确定,这种由老铁们创造下来的土味视频,正散发出极强的文化渗透和传播力。

二次创作为土味视频助燃

b站号称“二次创作”的天堂,走出快手的土味视频,在b站上成了流行文化。

土味视频《影流之主》超越《极乐净土》登上了b站某天街舞区的榜首。

b站上奥利给火了

b站up主很擅长对素材进行二次创作,鬼畜也是b站的一大文化。

大量创作者对原视频进行重构和重组,融入不同亚文化圈的文化,再传播出去。

有时侯了解一种流行文化,并非主动搜索,而是被铺天盖地的相关内容所吸引,一知半解的用户都会去进一步搜索、了解,因而不破裂变传播,成为流行文化。

“奥利给”的走红正是这样:正能量语录视频爆火后,B站中关于它的搞笑、混剪、拼接等二次剪辑抢占了B站土味视频的半边天。

嘴上说不要,虽然缺不了

很其实,几乎所有的平台都怕被人说“土”。

但土味视频真的就没有市场吗?不会。快手上走红全网的老铁们向你们证明,土味是有市场的。

虽然是看起来不染尘埃的艺术,还要讲求雅俗共赏,更即便是人人都可用来娱乐闲暇的内容。

2018年春天,以100种理由吃黄粉虫的农大兄弟走红网路。

漂亮、中暑、打架、抑郁……种种病症都成为农大兄弟“痛心疾首”、不得不吃黄粉虫的理由。

一时间,南农兄弟吃黄粉虫的表情包铺天盖地。

微博@娱乐圈妲己

而“万恶之源”的农大兄弟以狭小朴素的渔家生活为背景,幽默诙谐为主曲调制做“接地气”的短视频,也让网友大呼这才是真正的“向往的生活”。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称,南农兄弟凭着土味、硬核的短视频在菠萝视频和B站吸粉上百万。

所以,b站等视频平台绝对不是与土味视频水火不容的。

b站用户群体相对低幼,三农题材相对缺少。

农大兄弟捉住机遇入驻b站,将这把火搬进了氮气更充足的地方,也把农大兄弟推向了流量顶峰。

土味文化为何能火遍全网?

和时下流行的丧文化、萌文化一样,土味文化也属于亚文化的一个分支。

土味文化最开始被理解为喊麦、吃播、社会摇,大多是以农村、乡镇为背景,视频内容比较浮夸和粗俗。

不过,如今也出现好多“清新田园”派的乡野视频,“土味”也多了一层乡野文化的意义。

打开快手,没有了精巧的滤镜,土味老铁们的故乡口音和粗糙脸孔变得非常亲切。

不要以为你离土味很远,你的生活虽然被土味包围。

走在大道上,你会看到土味标语“窝窝头一块钱四个”,打开音乐刚好看到《野狼disco》,就连约会时,也会脱口而出几句土味情话。

尽管有人不习惯,但万物皆可“土化”。

土味文化究竟为何能火?我们从三个角度剖析。

大众须要娱乐闲暇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直播、刷短视频,不一定是由于她们对视频的内容很感兴趣,也可能是由于无趣。

韩美娟、giao哥、手工耿都属于“无聊经济”的产物,她们在精神上被大量网友须要。

快手上的吃播最开始吃法夸张快手刷双击有什么影响,吃相绝对算不上好看,像干吃烤肉底料、生吞活乌贼一类的土味视频,和奢华生活完全不搭边。

在猎奇心理的影响下,大众更乐意放荡自己,看一些“刺激”的视频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

土味与大众审美背道而驰,洗脑的画面和语言却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时空与地域上的差别为大众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不仅糙老爷们,我们也看见了小镇的慢节奏生活。

小镇青年领到话语权

《中国联通互联网2018年年度大报告》显示,下沉市场在三四五线的比列高达54.5%。

三四线小城市甚少会在主流媒体上露面,而快手、b站为小镇青年提供了内容创作的平台。

土味内容的创作者通常都是三四线小镇的中青年们,视频中展示的就是她们的真实生活,没有滤镜。

你可以穿着红色御寒衣随便摇摆,也能把镜头带到卧室,教你们怎样给炉灶生火。

抖音@影流之主

新媒体平台的出现给小镇青年递上了耳机,自此她们不再失语,在社交网路上拥有了话语权。

当土味文化渐渐和精英文化在网路上“平起平坐“,这些游离在网路边沿的草根青年开始社交、卖货、致富。

定义主流文化的大众可以包容地接受新兴的亚文化,土味文化的创作者们被肯定,会继续生产更多的土味内容。

小镇青年是不该被忽略的群体。

土味营销是品牌年青化的捷径

年青消费群体是品牌方的挚爱,为了迎合消费者们,品牌方不介意土化自己,博取消费者更多的眼神。

去年8月,南农兄弟发布了“烤鸡视频”。

和往期风格一样,南农兄弟抓一只鸡,处理牛肉,烤“健身鸡”。每每他完成一项动作,就会说一句“这些也算Keep”。

农大兄弟XKeep

这是Keep和农大兄弟合作的一支广告视频,在土味内容中软性植入Keep广告信息,把slogan和视频内容自然结合,很容易被听众记忆。

Keep这支标新立异的视频土得恰当。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产品,却用“健身鸡”做引子,组合上去不落俗气。

由于这支广告,好多粉丝会随大流刷“Keep”弹幕,“Keep”也成了农大兄弟的一个梗。

王境泽和易迅手机合作的一支广告,也是相当土味。“真香”一出,马上就有内味道了。

易迅x王境泽广告

品牌们跨界忙着变土,土味品牌却想着如何变革。

土味品牌的代表辣酱跨界走进潮流圈,推出联名款衬衫,店内售价标价120美元;脑白金也和两个潮牌合作,推出满满百搭风的联名服饰。

脑白金联名款西装/微博@年青态脑白金

虽然,真实、幽默的土味视频更能让用户听到另一个自己,让用户感同身受,品牌也更容易融入消费者生活中。

往年我们觉得,“土味”是一种低级的审美,但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土味内容”收获了更多的关注,也扭转了一些社会偏见。

土味文化似乎并不是小镇青年自娱自乐的产物,而是被消费者们催生的一种大众文化。

当土味文化被冠上粗制滥造的名头时,有些硬核的乡土文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最真实的生活。

有人高喊着粗鄙,也有人乐在其中,多听一听底层的声音,文化会愈发繁荣。

虽然清除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焦虑。

加油,奥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