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微博官方发布《微博热搜管理规则》称系为澄清“花钱撤热搜”、“花钱压热搜”等不实传闻,还提到广告投放相关条例,并表示热搜排序中不存在任何商业售卖位置等。随即,仅一条“有钱不能够上热搜吗”的评论,就获得数万个点赞。
此前,“花钱买热搜”背后产业链多次被爆光。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潜伏在白色地带的“微博热搜生意”并未遭到影响。有专家建议,面对当下指责,微博平台要做的是建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让平台的调控措施透明化;在保证榜单真实性的同时,强化对虚假流量的辨识和控制。
指责
广告资源位施行条例尚不明晰
8月23日,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微博管理员发布《微博热搜管理规则》(下称《规则》)。微博称,为减轻有关热搜的“恶意猜测和屡禁不止的谣言”,同时澄清“花钱撤热搜”、“花钱压热搜”等不实传闻,公布了包括热搜产品规则、生态整治、广告投放等方面的相关规则。
“广告规则”相关的内容遭到关注。微博强调,热搜榜排序之外,存在两个广告资源位,一个在第3位热搜词之下,一个在第6位热搜词之下。其中商业广告会展示“商”标签。微博称,广告资源位不参与热搜排序竞争,也不会影响其他词的热度估算。“热搜排序中,不存在任何商业售卖位置。”
对于此次“澄清”,网友们虽然并不买账。相关微博中,不少人在评论区留言,对《规则》的真实性表示指责,称“有钱不能够上热搜吗?这申明新浪自己相信吗?”
湖北省公共新政研究院研究员高艳东向南都记者强调,微博近日公布热搜管理规则的行为“并未达到预期疗效”。“因为《规则》在指出榜单产生的客观性的同时未排除平台对榜单调控的权利,指出热搜不存在商业售卖位置的同时,确认了广告资源位的存在。因为施行条例尚不明晰,网友对这些用词模糊的规则仍心存疑惑。这些指责是平台调控过程的不透明带来的。”
对于刷榜行为,南都记者注意到,8月23日,微博在《规则》中谈到,“榜单算法中包含严格的排水军和反垃圾机制。”“长期以来,热搜坚决严打黑灰产伪造热点热度、污染热点生态、谋取不正当流量或经济利益的行为,持续升级热搜防救砖制。”此外,微博表示,站方将对热搜机制算法不断打磨和升级,加大对热搜榜单的规范化营运,建立条例。
难点
“识别水军”,怎么辨识?
按照微博8月23日公布的《规则》,热搜词条由网友搜索行为和讨论行为形成,或则由话题主持人形成。算法机制会计算所有热词的综合热度,包括搜索量、发博量、互动量、阅读量等数据指标。热搜词的热度估算公式为:(搜索热度+讨论热度+传播热度)×互动率。
在一位从事网路推广的业内人士看来,第三方“热搜买卖”活跃的关键在于“微博的算法可能难以有效甄别所有水军”,“多数水军的行为同真实用户无异,她们产生的互动也就是有效的互动,并没有违反平台规则。人工去判定(水军),对算法是极大考验。”
南都记者此前调查发觉,在“热搜买卖”灰色产业链中,第三方刷榜机构常常通过和大V合作造势,以产生讨论。有店家曾向南都记者介绍操作流程,“一是要打算一些小号(微博大V)。通常来说,我们会打算6到7个小号,拿来提热度。以后还有一些大号来转发评论配合。”南都记者注意到,其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公司与多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娱乐博主都有常年合作。
上述从事网路推广的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剖析称,目前多帐号控制以设备群控居多,这意味着参与讨论的“用户”有独立的设备信息和网路身分。“平台并没有严禁一人多号。这相当于一个人多帐号产生互动,并没有违反平台规则。”
虽然“识别水军”对算法提出了挑战,但对微博来说,要在何种程度进行整治,可能还存在其他审视。上述业内人士强调,“这类整治对各平台而言都是不容易的,可能也是一笔经济账。这背后微博怎么买热搜,还有微博与MCN机构的关系,考评指标和平台日活等考虑。”
南都记者注意到,目前,潜伏在红色地带的“微博热搜生意”并未遭到影响。8月23日,微博发布公告后,南都记者再度联系了多位提供“上热搜”服务的店家。有店家表示,“热搜报价与此前一致,按榜上排行收费”。据悉,各类热搜相关店家群仍然活跃。
在高艳东看来,在“流量为王”的背景下,热搜买卖生意的出现是“难以防止”的。“监管的难点在于虚假流量的辨识上,因为流量黑灰产的集团化、规模化和行为隐蔽化特性,无论是公权利介入或是自我救济都面临着取证困难的问题。”
建议
应建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
但是,目前“花钱买热搜”的生意一直存在。我们须要如何的微博热搜?怎样更好地对热搜进行管理和规范?
高艳东强调,微博已成为社会公共舆论的风向标,微博热搜榜已成为人们获取实事资讯和舆论风向的重要途径。“我们须要的是一个真实反映社会热点、宣扬正能量、氛围良好的自媒体平台。面对当下网友的指责,微博平台要做的是建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让平台的调控措施透明化,为用户提供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在保证榜单真实性的同时,强化对虚假流量的辨识和控制。”
“加强微博热搜作为媒介的社会公共职责,须要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南都记者注意到,2020年,上海邮电学院数媒大学传播学院士刘胜枝在其公开发表的论文《微博热搜的价值、问题与建立》中指出,微博热搜作为媒介须要指出其社会公共职责,相关各方对此要产生共识,并借此作为行动的根本准则。她还建议,强化政府部门主导的监督管理和规范的创新与建立,适应信息化、媒介化社会的挑战。同时,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积极建立平台的推荐算法,将人类的价值理智与技术的工具理智相融合。
刘胜枝还进一步在文手指出,作为微博热搜平台用户的网民,也应提升媒介素质,认识到娱乐化的弊病和信息茧房效应对自身的不良影响,更多关注社会公共议程。
“《规则》在指出榜单产生的客观性的同时未排除平台对榜单调控的权利,指出热搜不存在商业售卖位置的同时微博怎么买热搜,确认了广告资源位的存在。因为施行条例尚不明晰,网友对这些用词模糊的规则仍心存疑惑。这些指责是平台调控过程的不透明带来的。”——浙江省公共新政研究院研究员高艳东
“刷榜行为”整治行动(部份)
2018年1月27日
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被上海市网信办约谈,被指“用户发布违规违法信息未尽到审查义务,持续传播炒作导向错误、低俗情色等违规违法有害信息”等多项问题。此后,微博启动热搜领域为期一周的下线整改。
2018年5月15日
微博发布公告称将加强力度处理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刷榜行为,对刷榜行为的直接受惠者进行处罚。对于存在刷榜行为的热门话题及主持人,以及流量异常搜索词和指向对象进行连带处置。
2020年6月
因在蒋某舆论风波中干扰网上传播秩序,以及传播违规违法信息等问题,微博热搜再被下线整改。同时,微博也被依法从严给以罚金。
出品:南都新业态法制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吴佳灵实习生魏超豪